今年,金運制鹽有限公司制鹽九班成為金運制鹽有限公司機制改革的試點,從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。如今,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半,這里到底有沒有新的變化,讓我們走進這里先睹為快。
兩排高高的鹽坨,比以前的更長、更白,封閉式的管理讓這里顯得更加“規(guī)矩”。走進班組,整潔的環(huán)境、齊全的設施和健全的管理制度,讓你感受到這里處處都實行著“正規(guī)化”的管理。外觀印象的好感迫使我更想盡快了解我最想知道的一些事情,從班長張凱自信的表情里,我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。
截至7月末,全班共產海鹽21570噸、完成年計劃99.31%,而且質量全部達標。在人員減少4人、產量增加近1700噸的情況下,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成績,除了天時和地利,最重要的還是“人和”的凝聚力和全班人員為了共同的利益比原來更多的付出。另據統(tǒng)計,與增產同步的降耗也著實喜人,目前發(fā)生的費用為63939元,占年計劃的24%,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435元,
班組還是原來的班組,人還是那幫人,緣何會有那么大的變化?制鹽九班的做法,為班組機制改革做了一個很好的注解——
今年,班里將產量、費用、人員等指標分攤到四臺泵,使每臺泵都成為相對獨立、固定的單體,都得扛起“大梁”,一年收成的好壞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從最初的面對新“打法”心里沒有底到最終的統(tǒng)一思想,張凱和班里的工人達成了一個共識:只有降耗前提下的增產才能實現(xiàn)增效。為了降低班里物資和人工兩大塊費用,他們從細節(jié)入手,從小處著眼。在物資管理上強調一個“省”字。以前粘補塑料都是用專門領用的新塑料,今年一回也沒有領過新塑料,全部采用貼近浮卷筒部分沒有老化的塑料代替,這樣每次收放塑料都能節(jié)省數(shù)量可觀的新塑料和粘合劑。同時,強化收放環(huán)節(jié)的管理,操作中盡最大可能避免刮傷塑料,不僅減少了粘補次數(shù)還提高了收放速度。在人工管理方面講究“活”字,合理的調配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。扒完鹽平鹽碴人手不夠,調配其它崗位的人員前來“會戰(zhàn)”;兩名扒鹽司機輪流倒班,閑班的人員也不閑著,抽空捕撈鹵蟲卵為大家創(chuàng)收;班組炊事員既是生活保障人,又是生產用水供給者,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,還擔負著巡圈的任務。為了給今年的生產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條件,全班人員還利用去年冬天的生產淡季完成了8個調節(jié)池的改造任務,并運進10萬塊紅磚完成壩體的披護任務。
人心齊勁才能往一處使,這還得益于班組內部管理的向心力。各種上墻的規(guī)章制度,就是大家日常行為的準則,既然有了就得發(fā)揮作用。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收入問題,月月公布本人簽字,公開透明.都說班里的生活比家里好,因為用于伙食的錢每一分都花在工人身上。同時,在資源收入的分配方面,既讓直接創(chuàng)收者享受到多勞多得的快樂,也使其他崗位的工人沾到紅利,因為班里的每一項進步都是由大家的共同努力實現(xiàn)的。
實行機制改革試點,目的就是通過新機制的激勵作用,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人的積極性。當被問及半年多的感受時,張凱的回答就是“感謝”——感謝全班工人,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理解、支持和付出,才使得班組的各項工作都有起色;感謝制鹽公司的大力支持,雖然是“另起爐灶”,但公司精神和物質方面的資助始終是我們的堅強后盾;感謝集團公司賜予的機遇,它承載著探路者的責任,包含著集團公司領導的信任,像一股源源不斷的活力支撐著企業(yè)不斷前行。